close

各位好友,以下是(2011/07/31)聯合報的專訪。內容是適應於今年3至5月基隆市議會休會期間,受邀至歐洲比利時魯汶大學進行參訪與研究並發表論文的相關報導。感謝好友長期的支持與關懷,使適應能順利完成此次學習之旅。在參訪的過程中,適應看到歐洲的港口城市過去亦曾面臨和基隆相同的發展困境,如今卻成功轉型,可成為基隆未來學習的對象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基隆港發展 蔡適應:可取經鹿特丹
2011-07-31╱聯合報╱第B1版╱新北市基隆?運動╱記者邱瑞杰∕基隆報導

  基隆市議員蔡適應在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,今年3月到比利時魯汶大學做為期3個月的學術研究,走訪歐洲多處港口城市,探討港市發展走向,公私兩得。

  蔡適應大學主修國際關係,碩士讀的是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;當選市議員後,他把關懷焦點回歸地方,報考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班,一方面實踐自己的學習生涯,更希望運用所學,為基隆市的建設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言。

  今年初,研究所指導教授推薦蔡適應和另一名博士班學生,到魯汶大學進修短期課程,同班的20名學生分別來自台灣、比利時、德國、希臘、義大利、土耳其、英國和奧地利;蔡適應說,有機會和各國學生交換城市發展見解,讓他獲益良多。

  蔡適應表示,荷蘭的鹿特丹港和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港,都有分內(舊)港和外(新)港,兩地內港都已成功轉型為休閒觀光功能,外港則扮演國家進出口貿易的重要角色。

  鹿特丹內港現在是親水碼頭,能「打開」的跨港大橋是知名景點;巴塞隆納內港則是遊艇港,呈現另類風情。

  蔡適應說,基隆港依地形也有內、外港之別,鹿特丹和巴塞隆納港的發展模式可供基隆港參考。他認為基隆未來的發展,要分別從城市本身、周邊城市和亞太區域的角度思考,才能為基隆市民創造更多經濟利益。


西班牙 巴塞隆納港(內港)夜景,現為休閒徒步及遊艇停靠區



荷蘭鹿特丹港(內港),現已成為觀光休閒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蔡適應 的頭像
    蔡適應

    基隆 蔡適應

    蔡適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